〔自由時報記者花孟璟/花蓮報導〕日治時期闢建的八通關越道路,至今未列古蹟,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學者進行調查,擬登錄為「文化景觀」,昨在玉里鎮舉辦座談會,吸引各界參加,與會的縣議員呂必賢對玉山國家公園未出席大表不滿,也希望將來登錄後,能加強原住民共管機制。
為登錄「文化景觀」,花蓮縣文化局委託東華大學宋秉明教授團隊,進行日治八通關越道路東段調查,先期報告最近出爐,昨在林務局玉里工作站座談。
登錄範圍 建議為東段82公里
學界建議登錄「文化景觀」的範圍,為八通關越道路東段的八十二公里路段,目前有二段保存完整,一段是玉山國家公園境內從山風二號橋往大水窟,長約六十三點七公里;另一段從卓溪鄉卓麓部落至鹿鳴吊橋,長約二點七公里,為林務局花蓮林管處轄的國有林地;其他路段則多已闢為產業道路、公路。
議員盼 還原布農族傳統聚落
八通關越道路多數路段都在玉山國家公園轄內,但玉管處卻沒出席,縣議員呂必賢痛批,自國家公園「霸佔」布農族傳統領域後,族人處境「比狗熊不如」,對於提報「文化資產」他表示歡迎,也希望文化資產調查能與在地的布農族耆老,一起來還原布農族各氏族的傳統聚落。
出身卓溪太平部落的布農族作家沙力浪說,他擔心所謂的「共管」,國家公園、文化部、林務局都會有位子,但部落卻沒有實際的團體能與各單位平起平坐,擔憂可能會被架空;他也希望文化及史料的詮釋權,能有部落參與。這樣的文化資產對原住民才有正面意義。
花蓮縣文化局文資課長陳建村強調,文化景觀不只是保存地表上地景及建築,核心在於人與土地的持續互動,他以富里鄉吉哈拉艾文化景觀為例,正因為阿美族農民持續耕種,特殊的梯田地景、水圳才能持續維持。
他說,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完成文化景觀登錄後,將與各主管機關、原住民共同制定文化景觀操作維護計劃書,藉此平台讓各單位溝通,也落實在地參與。


轉貼來源:Yahoo 新聞


e時尚婚紗攝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時尚婚紗攝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